柔性防水套管的生產通常以防水套管圖集02S404為標準。目前雖仍有S312等其他防水套管圖集存在,但基本已被淘汰,02S404仍是行業廣泛認可并普遍使用的標準。
柔性防水套管圖片
一、柔性防水套管的構造與工作原理
柔性防水套管的構造和工作原理稍顯復雜,其核心由法蘭壓蓋、法蘭套管、橡膠圈、擋圈、螺柱、螺母等部件組成。用剛性材質構建出柔性結構,這一設計看似矛盾,實則通過巧妙的力學原理實現防水功能。以下從三個常見防水機制展開說明:
1. 法蘭壓蓋壓縮橡膠圈防水
通過法蘭壓蓋的機械壓力擠壓橡膠圈,是柔性防水套管的典型防水方式。安裝時,將套管一端與穿管連接,再通過螺栓緊固法蘭壓蓋,使橡膠圈受壓力發生形變,緊密填充穿管與鋼套管之間的縫隙,形成密封層,從而阻斷水分滲透路徑。
2. 填充防水材料防水 在穿管與套管的間隙中填充柔性防水材料,也是常用的防水手段。石棉水泥、油麻、瀝青麻絲等材料因具備柔軟性和密封性,被廣泛選用。施工時,將此類材料分層填塞至縫隙內,通過材料自身的物理特性填充空隙,阻止水分通過界面間隙滲漏。
3. 擋圈與橡膠圈的自然壓縮防水 部分場景下,柔性防水套管依賴擋圈和橡膠圈的自然壓縮實現密封。安裝時,將套管穿過預留孔洞,在套管兩側放置擋圈和橡膠圈,當穿管(如管道或電纜)插入時,套管與穿管的相對運動使擋圈和橡膠圈受擠壓變形,利用材料彈性形成緊密貼合的防水屏障。
二、生產標準與質量控制 柔性防水套管的生產需遵循嚴格標準,以確保產品性能達標。相關標準涵蓋材料選用、加工工藝、制造流程及品質管控等多個維度,包括國家標準、行業標準及企業內控標準等層級。 在材料選擇上,需選用彈性優異、耐腐蝕且耐溫性良好的材質,以適應不同工況環境。生產過程中,各環節須嚴格按工藝規范操作,從管材切割、法蘭焊接到部件組裝,均需**尺寸精度和結構穩定性。同時,需通過壓力測試、密封性試驗等質量檢測手段,驗證產品是否滿足防水性能要求,確保其在實際應用中能長期有效保護管線和電纜。 柔性防水套管通過上述多重防水機制的協同作用,結合標準化生產與嚴格質控,實現了剛性結構與柔性密封的有機統一,成為建筑、市政等領域管線防水的關鍵部件。
【相關文章推薦:防水套管生銹后應如何處理】
【相關文章推薦:國家圖集人防地下室排水防護密閉套管出墻嗎】
【相關文章推薦:剛性防水套管型號規格表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