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了十多年防水套管生產,常常被客戶追著問的就是:“同樣是不銹鋼防水套管,為啥你家報價比隔壁貴出小一半?” 上個月就有個河北的項目經理,拿著別家 180 塊的報價單來砍價,*后被我拉到車間看了圈原材料,當場就改了主意。今天咱就拋開那些虛頭巴腦的話術,實打實嘮嘮價格背后的門道。
不銹鋼防水套管廠家實拍圖片
先說比較關鍵的材料成本。市面上號稱 “304 不銹鋼” 的不銹鋼防水套管,實際成分能差出十萬八千里。我們廠進貨都要跟鋼廠簽質保協議,每批材料帶光譜檢測報告,鎳含量須達到 8 個點以上。之前有個貪便宜的工地,用了含鎳量才 2 個點的 “不銹鋼”,結果剛埋進地下半年就銹穿了,返工成本比省下來的錢還多三倍。而小作坊為了壓價,要么用回收廢料回爐,要么摻雜大量錳元素冒充,短期內看著一樣,長期使用就是定時炸彈。
再說說工藝環節。就拿焊接來說,我們的老師傅都得持證上崗,焊縫要經過三次探傷檢測,稍微有氣孔、咬邊的直接報廢。但有些廠家為了省人工,用自動化流水線隨便焊兩下,表面看著平整,內部全是虛焊。去年給某地鐵項目供貨時,客戶專門帶了第三方檢測團隊,在 300 根不銹鋼防水套管里隨機抽檢了 50 根,我們的合格率 ****,同批次招標的另一家直接被退貨,損失了上百萬訂單。
尺寸公差也是價格差異的重要因素。國標要求防水套管內徑誤差不能超過 ±2mm,但小廠為了省料,經常把壁厚減薄 0.5mm,內徑放大 3-5mm。這種 “縮水版” 不銹鋼防水套管在安裝時倒是省事,但防水效果根本沒有保障。之前有個小區地下室漏水,業主把裝修全砸了找原因,*后發現就是不銹鋼防水套管尺寸不合規,地下水順著縫隙滲進來的。
除了這些看得見的成本,售后服務也是隱形開支。我們給每個客戶建立檔案,從下料到出廠全程可追溯,哪怕安裝兩年后發現問題,只要是質量原因,24 小時內*到現場處理。上個月河南暴雨,有個老客戶的套管被洪水沖移位了,我們連夜派了三個人開車 800 公里去搶修,光路費就花了好幾千。這些成本,小廠家根本扛不住,出了問題直接失聯的大有人在。
所以下次采購別光盯著報價單,多問問材料來源、檢測報告,有機會的話還是能來廠里實地考察。我們廠的車間隨時歡迎客戶參觀,從原材料堆放區到成品倉庫,隨便抽檢。畢竟防水套管這東西,買的時候省幾十塊,出問題就是幾萬甚至幾十萬的損失,這筆賬怎么算,相信各位老板心里都有桿秤。
【相關文章推薦:人防區域是否須用防護密閉套管】
【相關文章推薦:預埋工藝大講解:人防密閉盒現場圖來襲】
【相關文章推薦:防水套管系列中的通風套管以及通風套管的作用-奧返環保科技】